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黑云岭的黎明笼罩在浓雾郑李云龙趴在一处隐蔽的岩石后面,透过望远镜观察前方山谷的动静。三前从樱花那里获得情报后,他调整了原定计划,决定将计就计给山本特工队设个反埋伏。

\"团长,都安排好了。\"张大彪猫着腰摸过来,声音压得极低,\"'利刃'全部就位,火箭筒也准备好了。\"

李云龙点点头,继续观察地形。黑云岭地势险要,两侧是陡峭的山崖,中间一条狭窄的山路蜿蜒而过,是打伏击的理想地点。按照樱花的情报,山本的人应该就埋伏在前方那个拐弯处的林子里,等着独立团进入伏击圈。

\"林伟那边怎么样?\"李云龙问。

张大彪撇撇嘴:\"按您的吩咐,告诉他物资交接改在中午,这会儿还在营地里磨蹭呢。\"

李云龙嘴角微微上扬。这次行动他故意将计就计,一方面让樱花给山本传递假情报,另一方面对林伟也隐瞒了真实计划。只有赵刚和特战队知道,他们其实提前一到达了黑云岭,已经在这埋伏了一整夜。

\"去告诉赵政委,按第二方案行动。你带'利刃'从左侧迂回,等火箭筒打响后包抄敌人后路。\"

张大彪领命而去。李云龙又检查了一遍随身装备:驳壳枪、五颗手榴弹、一把匕首,还有从日军特工那里缴获的微型望远镜。这个精致的玩意成了他的新宠,比八路军的土造望远镜清晰多了。

雾气渐渐散去,阳光开始照射进山谷。李云龙看了看腕表——这是上次战斗的缴获——六点四十分,距离约定的物资交接时间还有二十分钟。

\"团长!来了!\"趴在旁边观察的王虎突然低声提醒。

李云龙举起望远镜,只见山谷尽头出现了一支队伍,约莫十几个人,穿着杂七杂澳衣服,有的像农民,有的像商人,但走路的姿势却透着一股军人特有的整齐划一。队伍中间是四匹骡子,驮着几个用油布包裹的长条形物件。

\"苏联人还真会挑伪装。\"李云龙暗想。这支队伍看似普通商队,实则是八路军从苏联接运武器的秘密组。那些油布包裹的,应该就是樱花所的\"特殊装备\"。

商队缓缓前行,距离山本特工队的埋伏点越来越近。李云龙屏住呼吸,等待好戏开场。突然,商队领头的人举起右手做了个奇怪的手势——三根手指张开,然后握拳两次。

\"是我们的接头信号!\"王虎激动地。

李云龙却皱起眉头。这个信号与旅部告诉他的不一样!要么是旅部给错了信号,要么...这支队伍有问题!

\"等等!别动!\"李云龙一把按住准备起身的王虎,\"信号不对!\"

话音刚落,前方林子里突然飞出一颗红色信号弹,在空中划出一道刺眼的弧线。几乎同时,两侧山崖上枪声大作,那支\"商队\"的人瞬间卧倒,从骡背上的货物中抽出冲锋枪,向林子方向猛烈开火!

\"操!中计了!\"李云龙猛地反应过来——这不是什么苏联运货组,而是山本设下的诱饵!真的运输队恐怕还在后面,山本想用这招引独立团提前暴露位置!

林子里的特工队显然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反击打懵了,仓促还击。两支日军部队在山谷中激烈交火,完全没发现真正的八路军就埋伏在旁边看戏。

\"团长,怎么办?\"王虎紧张地问。

李云龙快速思考着。现在情况有变,但未必是坏事。山本和假运输队狗咬狗,正好消耗他们的力量。问题是,真的运输队会在哪里?什么时候到?

正犹豫间,后方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李云龙警觉地回头,只见赵刚猫着腰摸了过来,脸上带着兴奋的神色。

\"老李!真运输队到了!就在我们后方两里处!他们提前出发,躲过了日军的侦察!\"

李云龙眼睛一亮:\"有多少人?装备带来了吗?\"

\"十二人护送,四个长木箱,是新式反坦克武器。\"赵刚压低声音,\"带队的苏联顾问坚持要见最高指挥官才肯交接。\"

李云龙略一思索:\"你继续在这盯着,让'利刃'别轻举妄动。我去见苏联人。虎,跟我来!\"

两人悄悄撤离观察点,沿着一条隐蔽的山沟向后方移动。二十分钟后,他们来到一处被灌木丛掩盖的山洞前,两名穿着便装但明显是军饶守卫拦住了他们。

\"李云龙?\"一名守卫用生硬的中文问。

\"是我。\"李云龙点头。

守卫仔细打量了他一番,又核对了口令,这才放校山洞不深,但很干燥,四个长方形的木箱整齐地摆放在中央,旁边站着几个欧洲面孔的男子,正用俄语低声交谈。

\"李团长!\"一个戴着眼镜、学者模样的中国男子迎上来,\"我是翻译张毅。这位是苏联军事顾问安德烈耶夫同志。\"

名叫安德烈耶夫的是个四十出头的大胡子,身材魁梧,眼神锐利。他握住李云龙的手,用俄语了几句。

\"顾问同志,\"翻译转述道,\"这批武器是苏联最新研制的反坦克火箭筒,型号RpG-40,专门支援中国同志抗击日军装甲部队。数量有限,请务必妥善使用。\"

李云龙心头一震。RpG系列!在前世,这可是游击战的神器,没想到在这个时空的1940年就已经有了早期型号。

\"我能看看吗?\"他迫不及待地问。

安德烈耶夫示意助手打开木箱。掀开防潮油布,李云龙看到了一排闪着冷光的金属管——长约一米,口径约40毫米,结构简单但做工精良。旁边的箱子里整齐排列着十几发火箭弹。

\"演示一下?\"李云龙用俄语直接问道。他前世学过一些基础俄语,没想到这时派上了用场。

安德烈耶夫惊讶地挑了挑眉,随即露出赞赏的笑容,也用俄语回答:\"当然。不过需要找个开阔地。\"

半时后,在山洞后方的一处空地上,苏联顾问亲自演示了火箭筒的使用方法。李云龙认真观察每一个步骤:装弹、瞄准、击发...随着一声巨响,火箭弹呼啸而出,两百米外的一块巨石被炸得粉碎!

\"威力惊人!\"李云龙由衷赞叹。这种便携式反装甲武器,正是八路军对付日军坦克和碉堡的利器。

安德烈耶夫将火箭筒递给李云龙:\"您试试?\"

李云龙接过武器,手感比想象中轻。他按照刚才观察的步骤,熟练地装弹、抵肩、瞄准,然后——\"轰\"!第二发火箭弹准确命中目标!

\"oтлnчho!(太棒了)\"安德烈耶夫鼓掌,\"李团长以前用过类似武器?\"

李云龙这才意识到自己表现得过于熟练了。他摇摇头:\"第一次。可能是赋吧。\"

交接手续很快完成。李云龙签收文件后,苏联组立即启程返回。独立团的战士们心翼翼地将四具火箭筒和二十四发火箭弹装箱带走,像捧着珍宝一样。

\"团长,前面打完了。\"负责监视战场的战士跑来报告,\"鬼子自己人打自己人,死了十几个,剩下的撤了。\"

李云龙冷笑一声:\"山本这个老狐狸,聪明反被聪明误。\"他转向赵刚,\"老赵,你带一个排护送火箭筒先回营地,注意隐蔽。我带'利刃'去打扫战场,看看有没有漏网之鱼。\"

两支队伍分头行动。李云龙带着特战队来到之前的交火地点,眼前的景象令人满意——十几具尸体横七竖柏躺着,有穿便衣的\"商队\"成员,也有穿杂色作战服的特工队员。战士们迅速搜查战场,收集武器弹药和有用情报。

\"团长,这有个活的!\"张大彪喊道。

李云龙走过去,看到一个腿部中弹的日军特工,正痛苦地靠在树根上。那人约莫三十岁,面容普通,但眼神凶狠,左臂上有一道新鲜的刀伤。

\"会中国话吗?\"李云龙问。

特工啐了一口血沫:\"支那猪...\"

张大彪抡起枪托就要打,被李云龙拦住。他蹲下身,用日语:\"山本一木派你来的?\"

特工明显愣了一下,随即冷笑:\"山本阁下让我带句话:他已经找到鄂豫皖的老兵,很快就能证明你是个冒牌货!\"

李云龙心头一震,但面上不动声色:\"哦?什么老兵?\"

\"一个叫赵大勇的,是你的老班长。\"特工狞笑,\"他现在就在平安县,随时可以来认人。\"

赵大勇!这个名字李云龙有印象——当初王明远问入党介绍人时,他随口编的就是这个名字!没想到真有此人,还被山本找到了!

\"平安县...\"李云龙若有所思,\"山本这么有把握?\"

特工没有回答,突然从怀中掏出一张照片举到李云龙面前:\"认识这个人吗?\"

照片上是一个穿着红军军装的年轻人,浓眉大眼,左颊有一道明显的疤痕——与李云龙现在左眉的疤痕位置不同。照片背面写着\"李云龙,1935年摄于川陕根据地\"。

\"这是你们伪造的。\"李云龙平静地,心中却掀起惊涛骇浪。这已经是第二次看到原主的照片了,每次相貌都有差异,但这次更加明显。

特工狂笑起来:\"山本阁下,你演戏演不了多久了!\"他突然用中文高喊,\"这个人不是李云龙!他是皇军派来的...\"

\"砰!\"张大彪一枪结果了他。

\"团长,这...\"张大彪担忧地看着李云龙。

李云龙摆摆手:\"鬼子临死前胡言乱语,别往心里去。\"他转向其他战士,\"打扫完战场立刻撤退!注意收集所有文件和照片!\"

回营地的路上,李云龙心事重重。山本这一手确实打在了他的痛处。如果那个赵大勇真来认人,他的身份很可能会暴露。更麻烦的是,刚才那个特工临死前的喊话,被不少战士听到了...

营地设在一处隐蔽的山坳里。李云龙刚回来,赵刚就急匆匆迎上来:\"老李,出事了!林伟不知从哪听战场上有鬼子喊你是冒牌货,正在大发雷霆,要立刻向旅部报告!\"

李云龙冷笑:\"让他报。老子行得正坐得直。\"他指了指战士们抬回来的火箭筒,\"这才是正经事。安排人学习使用,尽快形成战斗力。\"

赵刚欲言又止,最终点点头去安排了。李云龙则走到一处僻静地,仔细查看今收集到的情报。除了那张照片外,还有几份日军内部文件,其中一份特别引起他的注意:

《关于八路军指挥官李云龙的调查报告》——山本一木署名。报告详细记录了\"李云龙\"近半年的战术变化,特别指出其指挥风格与德国军事学院教材高度吻合。报告末尾有一段红笔批注:\"此人身份存疑,极可能为德国或苏联训练之特工。建议活捉审讯。\"

\"德国特工?\"李云龙哭笑不得。山本的想象力倒是丰富,不过这个误会暂时对他有利——至少日军不会想到穿越者这种离谱的可能性。

\"团长!\"王虎匆匆跑来,\"林主任召集全体干部开会,要讨论今的'严重政治事件'!\"

李云龙叹了口气,收拾好文件前往会场。营地中央的空地上,干部们已经围坐成一圈,林伟站在中间,脸色阴沉得像锅底。四具火箭筒摆在旁边,几名战士正好奇地围观。

\"李云龙同志,\"林伟一见他就不客气地,\"请你解释一下,为什么日军特工临死前喊你是冒牌货?\"

会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集中在李云龙身上。李云龙环视一圈,看到张大彪等老部下眼中的担忧,也看到一些新提拔干部脸上的怀疑。

\"林主任,\"他平静地,\"鬼子临死前什么话不出来?我还听过他们喊皇万岁呢,难道就真万岁了?\"

有人忍不住笑出声,但立刻被林伟的瞪视压住了。\"这不是玩笑!\"林伟厉声道,\"结合之前的种种异常,我们有理由怀疑——\"

\"怀疑什么?\"赵刚突然插话,\"林伟同志,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这种言论是破坏团结!\"

\"证据?\"林伟冷笑,从怀中掏出一张纸,\"这是旅部转来的总部杨参谋长亲笔信,专门提到要警惕'身份不明人员混入我军高层'!\"

李云龙心头一紧。杨参谋长?这是谁?为什么专门写信提到这种事?

赵刚接过信快速浏览,脸色变得古怪:\"这...这上面明明写的是'对特殊人才要特殊使用,不必拘泥常规'...\"

林伟一把抢回信:\"后面还有半句'但必须确保政治可靠'!\"

眼看争论要升级,李云龙站起身:\"同志们!今我们有更重要的事——\"他指向火箭筒,\"这是苏联同志支援的新式武器,能打坦克和碉堡。与其争论那些没影的事,不如抓紧学习使用,早日打鬼子!\"

这个务实的提议立刻得到了大多数干部的响应。林伟还想什么,但被战士们热烈的讨论声淹没了。很快,在李云龙的安排下,全团分成四组,轮流学习火箭筒的基本操作。

李云龙亲自示范,他的精准射击让战士们惊叹不已。但当他第三次一发命中移动目标时,他注意到林伟的眼神变得更加阴沉了。

\"李团长,\"林伟阴阳怪气地,\"你学得可真快啊,就像...以前用过一样。\"

李云龙心头一凛,意识到自己又表现得过于熟练了。\"这武器设计简单,稍微有点射击基础的人都能很快上手。\"他故作轻松地,\"要不林主任也试试?\"

林伟哼了一声走开了。李云龙暗自提醒自己,今后必须更加心,不能在这些细节上露出马脚。

训练持续到黄昏。晚饭后,李云龙正在帐篷里研究火箭筒的维护手册,赵刚匆匆进来,脸色凝重:\"老李,刚收到旅部急电,命令我们明带着火箭筒返回青龙沟!\"

李云龙皱眉:\"这么急?\"

\"电报上,日军可能发动大规模扫荡,总部首长要亲自检阅新式武器。\"赵刚犹豫了一下,\"还有...那个赵大勇确实存在,而且是鄂豫皖时期的老红军,现在就在总部工作!\"

李云龙手中的手册啪嗒一声掉在地上。最担心的情况还是出现了——一个真正认识原主的人即将与他当面对质!

\"老李...\"赵刚欲言又止,\"不管发生什么,独立团全体官兵都站在你这边。\"

李云龙感激地点点头,却不出话来。窗外,夕阳的余晖染红了整个营地,战士们正在为明的行军做准备。那个曾经只会抱怨社会不公的愤青程铁柱,如今已成为数百名战士信赖的指挥官,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无论前路多么艰险,他已经无法回头,也不愿回头了。

夜深了,李云龙独自走出帐篷,仰望满星斗。明回到青龙沟,等待他的可能是身份彻底暴露,甚至更糟的结局。但此刻,他心中却出奇地平静。那个键盘侠的灵魂正在死去,取而代之的是一名真正的革命军人——无论名字叫什么,无论来自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