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二五七书院 > 历史 > 边军悍卒:开局被女将军盯上了 > 第六十九章 即见兵符,为何不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六十九章 即见兵符,为何不拜

兵符入手,通体冰凉。

萧烈握紧手里的兵符,金属坚硬的边缘硌得他掌心发疼。

虽然这枚令牌不过三寸之长,此刻却重若千钧。

甚至连萧烈都有些不敢相信,唐玉妃竟然主动把如此重要的东西交给了他。

要知道在黄泉关里,见到这枚兵符,就等同于见到了唐玉妃,可以调动关内的一切兵马资源。

掌握兵符的人,甚至相当于拥有吝覆唐玉妃对黄泉关掌控的能力。

萧烈感受着兵符给自己带来的握感,抬头正好对上唐玉妃那张因中毒与失血而显得分外苍白的脸。

虽然她的眼神依旧锐利且坚定,但萧烈却从中看到了一层疲惫的雾霭。

一个女人,镇守边关多年。

不仅仅要面对外族入侵,还要时刻提防来自朝堂之上的尔虞我诈,必然身心俱疲。

想到这儿,萧烈不禁感到有些心疼和佩服。

当即单膝跪地,在铠甲与地面碰撞发出的清脆声响中双手抱拳:“末将定不负将军所托!”

完,萧烈转身准备离去。

谁知他正要走出营帐,外面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竟然是之前离开的李参军去而复返了,在他的身后还跟着两名副将。

李参军目光如刀,一进来视线就落在了萧烈手中的兵符上面,一抹贪婪与嫉妒的神色一闪而过。

“将军您糊涂啊,亲卫营乃我黄泉关根基,怎么能交给一个外人掌握?”

“还请将军三思!”

唐玉妃眼神平淡地看着李参军,用不容分的语气道:“李参军,这就是本将三思之后做出的决定,也是军令。”

即便如此,李参军还是不愿意就此离去,上前一步继续劝。

“可是萧校尉才刚来黄泉关不过一月有余,况且我们根本不知道他曾经在京城做过些什么,来这里的路上又发生了什么。”

“如果他因为对朝廷埋恨在心,暗中与蛮族勾结,借此机会控制住亲卫营和兵符,黄泉关恐怕顷刻间就会易主啊!”

“将军,此事万万不可啊!”

李参军得声泪俱下,仿佛萧烈真的已经和蛮族暗中勾结。

对此,萧烈冷笑一声,将手里兵符高高举过头顶大声道:“李参军,若是你不信我,你大可随我一同前往水道,监督我抗击蛮族。”

“如果我有半分异动……”

到这儿,萧烈猛地抽出腰间佩剑,大喝一声:“你大可将我当场斩首!”

“斩杀我这种级别的蛮族内奸,这可是大功啊,你就不心动吗?”

此时,帐内的空气已经彻底凝固。

双方剑拔弩张,似乎随时都可能会大打出手。

就在这时,唐玉妃突然开始剧烈地咳嗽起来。

虽然她擦拭嘴角的动作很快,但萧烈分明还是看到有一缕鲜血从她的嘴角溢了出来。

萧烈不禁心头一紧,却又不敢上前搀扶。

这样做无疑向人们表明了唐玉妃此时的虚弱,事情一旦传出去必然会动摇军心,

“够了!”

唐玉妃面色苍白,气势却丝毫不减。

“李参军,这件事情本将心意已决,莫要再议。”

“现在我命你负责城防调度,立刻前去就任。”

吩咐完李参军,唐玉妃又看向萧烈催促道:“萧校尉,事不宜迟,立即行动。”

“是,将军!”

完,萧烈手握兵符,头也不回地就离开了中军大营。

当他和李参军擦肩而过的时候,分明从后者眼中看到了一抹狠辣和嫉妒的眼神。

萧烈心里无奈苦笑。

和唐玉妃走得太近,关系太好,也是一柄双刃剑啊。

恐怕今后他在这黄泉关里的生活都不会过于太平了。

有唐玉妃帮忙背书,李参军当然不敢做些什么。

萧烈非常顺利地退出大帐,夜风扑面而来,带着浓浓的硝烟与血腥气。

此时,黄泉关西边的空已经被大火染成了一片橙黄,其中还伴随着一点妖异的蓝色。

火龙油燃烧时产生的毒烟,正随着西风飘向关内。

萧烈心里微微一沉,不知道剩下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他必须立刻行动。

于是他加快脚步,迅速赶往亲卫营。

当萧烈到达这里的时候,亲卫营早已经在校场列队等候。

三百名精锐亲卫真皮全身铁甲,肃然站立,如同一片钢铁森林。

不过见到萧烈时,这里却无一人向他行礼。

显然是因为他们尚未接到任何调令,仅仅只是在慈候唐玉妃下达命令。

见此情形,萧烈深吸一口气,大喊一声:“本校尉奉唐将军令,即刻起,亲卫营三百人皆由我统领,立即随我前往地下水道,阻截蛮族投毒!”

萧烈完,三百名亲卫却无一人有所行动。

他们就像是什么都没有听到一样,把萧烈当成了一个透明人来对待。

唯独前排的一名络腮胡亲卫眯起眼睛看了他一眼,淡淡道:“萧校尉,我对你的大名早已有所耳闻。”

“只不过我们亲卫营向来只听唐将军调遣,你若没有唐将军的手令,就请回吧。”

话音刚落,萧烈便高高举起了手中兵符。

在月光的照耀下,兵符上那个大大的“唐”字仿佛散发着幽蓝色的冷光。

“兵符在此,如将军亲临!”

萧烈的声音低沉如同铁石坠地,猛然敲击在每一个士兵的心头。

“水道即将被投毒,每拖延一刻,黄泉关就离灭亡更近一步。”

“诸位究竟是要在此继续质疑我手中兵符的真实性,还是立即随我救关?”

人们看了看萧烈,又看了看他手里的兵符,不断和身边的同伴交换眼神,可还是犹犹豫豫地做不出决定。

突然,刚才话的那个络腮胡亲卫单膝跪地,高声道:“亲卫营第三队队长赵铁山,听候萧校尉差遣!”

有邻一个相信萧烈的人,自然就有第二个第三个。

很快,三百铁甲亲卫就如潮水一般齐齐跪地。

校场上,铠甲的碰撞声比如雷霆,让人精神为之一振。

看到这一幕,萧烈心里终于长长地松了口气。

幸好唐玉妃心思缜密,将兵符借给他使用。

否则单单凭借唐玉妃的口头命令,他恐怕还真的难以调遣这群忠诚的亲卫。

这伙人,绝对是不见唐玉妃就谁也不信的主。

忽然,萧烈身后传来一声冷哼。

竟然是李参军,他不知何时也来到了这里,正站在校场的边缘,眼中闪烁着晦暗不明的光。

“萧校尉真是好手段,如此轻而易举地就获得了唐将军的兵符,甚至连她的亲卫营都任你差遣。”

李参军压低了声音道,语气忽地变得阴狠起来:“但若这三百儿郎在你的带领下有去无回,我看你怎么保得住你这颗项上人头!”

对此,萧烈只是微微一笑,随即翻身上马,云淡风轻地道:“这种事情就不劳烦李参军你惦记了。”

“我建议你还是早点备好庆功酒,等着我凯旋就好。”

“全体听令,上马,即刻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