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二五七书院 > 都市 > 军魂八极:我的拳头就是密令 > 第241章 龙潜于渊:武魂砺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41章 龙潜于渊:武魂砺刃

带着林翰海教授赠予的《燕赵武术史考略》,石云回到了特警学院。

王靖宇早已在训练场等他。

他没有问石云在市区经历了什么,只是用那双洞察一切的眼睛,静静地看着他。

“感觉如何?”王靖宇淡淡地问道。

“报告教官,收获很大。”石云如实回答。

那场突如其来的珠宝行劫案,以及与悍纺生死搏杀,比任何模拟训练都更加真实,更加深刻。

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石云在极限特训后的进步,也照出了他依旧存在的不足。

比如,在那种高度紧张的状态下,对自身情绪的掌控,对突发状况的应变,都还有提升的空间。

“很好。”王靖宇点零头,“看来,实战才是最好的磨刀石。”

“从明开始,训练升级。”

王靖宇的语气依旧平淡,但石云却从中嗅到了一丝更加严酷的气息。

接下来的日子,石云再次投入到霖狱般的特训之郑

但与之前不同的是,他的心态,发生了微妙的转变。

他不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和执行,而是开始主动地思考,主动地将所学融会贯通。

白的训练,是极限体能、反恐战术、队协同、爆破与反爆破……每一项都挑战着生理的极限。

夜晚,当其他队员都已沉沉睡去,石云却常常在灯下,独自研读那本《燕赵武术史考略》。

燕赵之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武风鼎盛。

书中所记载的诸多古代战阵搏杀之术,以及那些武学先辈在生死关头的应变与决断,都给了石云极大的启发。

他发现,许多看似古老的武学理念,与现代特警战术,在本质上竟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比如,书中提到的“兵者诡道也”,强调出奇制胜,这与反恐作战中的突袭、伪装、心理威慑等手段,不谋而合。

又比如,八极拳讲究“挨、傍、挤、靠、崩、撼、突、击”,强调贴身近战,以短制长,这在狭窄空间内的人质解救,或者抓捕格斗中,具有极强的实战价值。

石云开始尝试将这些感悟,融入到自己的训练和战术思考郑

在一次模拟解救人质的对抗演练中,石云带领的组,面对的是由其他大队精英组成的“恐怖分子”。

对方占据有利地形,火力凶猛,并且布下了层层陷阱。

按照常规的突击方案,强攻必然损失惨重。

石云却另辟蹊径。

他没有急于进攻,而是利用夜色和复杂地形,指挥队员进行渗透。

他本人更是如同一道幽灵,凭借着从“剥夺”训练中锤炼出的超凡感知,以及石家武学中的“听风辨位”之术,悄无声息地绕到了“恐怖分子”指挥部的侧后方。

在那里,他并没有选择直接动手,而是制造了一系列微的混乱——比如,切断了一条无关紧要的供电线路,又或者,在对方的巡逻路线上,留下了一些模糊不清,引人遐想的“痕迹”。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动作,却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颗石子,在“恐怖分子”的指挥官心中,激起了一圈圈猜忌和不安的涟漪。

心理学上称之为“疑兵之计”。

当对方的注意力被这些“幽灵信号”所吸引,指挥系统出现短暂混乱的刹那,石云果断下令,正面佯攻,侧翼主力配合他完成斩首突袭!

整个战斗过程,如同一场精密的布局,充满了东方兵法的智慧与现代战术的凌厉。

最终,石云以极的“伤亡”代价,成功“解救”了人质,并“全歼”了“恐怖分子”。

演练结束后,王靖宇看着沙盘上石云那近乎完美的战术复盘,以及他眼神中那股与年龄不符的沉稳与睿智,久久不语。

这个年轻人,就如同一块深藏于渊的璞玉,每一次的打磨,都能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他不仅拥有着超凡的武学赋和战斗直觉,更难得的是,他那颗在烈火中淬炼过的,愈发坚韧与通透的“武者之心”。

“你,已经有资格触摸到‘獠牙’的灵魂了。”

王靖宇的声音,第一次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

石云知道,这只是开始。

前方的道路,依旧漫长而艰险。

但他的心中,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坚定与从容。

那柄名为“武魂”的无形之刃,正在他的手中,逐渐成型。

它将伴随他,斩破一切黑暗,守护这片他深爱的土地与人民。

龙潜于渊,只待风雷激荡,便可冲霄而起,啸傲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