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弈不知道的是,他之前递上去的折子在朝堂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因为皇帝看重林弈,他之前也给陛下递过折子,上面的政策都是言之有理的,自那之后,皇上就吩咐下面的人,一旦林弈这边有折子就直接递给他,不用经过内阁,相当于给他直达听的渠道。
所以这次林弈递上去的折子一到京城就被递给皇上过目了。
皇上久居深宫,对外面的情况虽不是半点不知,但消息到底滞后些,更别提是气稍有异常这些事了。
所以当他看到林弈的折子时,第一时间就是招来钦监的人询问最近象如何。
“阮监正,朕这次叫你过来,是想问问近来象如何,气候可有异常?”
阮监正虽然是钦监的监正,但钦监在本朝并不算得重用的部门,他一年到头,除了测算历法吉日,也见不到几次皇上。
这乍一次被传召面圣,他还有些受宠若惊。
一听陛下问的是气候的事情,他回想了一下自己近些观测到的象和风向等,按照象、风向对应来看,今年的气确实有些异常。
但是阮监正不知道这种不太吉利的事情如果从自己嘴里出去会不会让陛下迁怒于他,因此心中在思考应该怎么跟陛下这件事。
他脑中思绪急转,但实际上却没过去多久。
“回陛下,近来臣夜观象,观测风向,发现气确实有少许异常,但有陛下龙威庇佑,定能平安……”
阮监正恭维话还没完,就被不耐烦听他拍龙屁的皇上打断了,“行了,朕要听的不是这些马屁,朕就是想知道气候到底会有什么异常,可会对百姓有什么不好的影响!”
“你只管把实话来,朕不会怪罪你。”
阮监正迟疑一瞬,最后还是如实了,“禀陛下,按照象来看,云层增厚,星星被遮掩,近几日还出现了掌状云朵,这些现象都表明恐有大雪或大雨。”
“不过虽然有次预兆,但往年也不是没有早降雪的事情,只要不形成多日降雪,造成雪灾,陛下就不用过于忧虑。”
皇上想到林弈折子中提到的南边异常的大雨和气温骤降,再加上今日钦监的话,事情好像都在往最差的方面去,他忍不住伸手按了按自己的眉心。
“你先退下吧,这些都仔细看着象,若有异常马上来报。”
阮监正:“是,下官告退。”
等钦监监正出去后,皇上坐在御书房皱眉沉思。
曹公公给他上了一杯茶,道:“陛下喝茶。”
皇上轻应了一声:“嗯。”
“大伴,你朕能相信林弈折子中所的预言吗?”
曹公公没直接回答皇上的提问,而是:“陛下心中应该也有决断了吧,老奴对朝廷大事都不懂,但老奴活了半辈子了,对人性倒是看得有些透彻。”
“老奴替陛下传旨,见过两回林县男,自认对县男的为人有些了解。”
皇上来零兴趣,坐直身体,面向曹公公问:“哦,那大伴,这林弈是个什么样的人?”
“陛下愿意听,那老奴就斗胆跟您一。”
“林县男是个务实直爽的性子,也没什么心眼,一心只有农业研究……”
皇上听了半,笑着问:“那依伴伴的意思,这林弈是个可信的?”
曹公公也笑着:“老奴只是觉得没人会冒着让陛下不悦的风险也要写这么一份折子递上来,所以想必县男对折子中所言是有几分把握的吧。”
“或者,哪怕有可能会触怒圣颜,县男为了下百姓也要上折子提醒您,这何尝不是一片赤子之心呢?”
皇上思忖了一会儿,觉得他的有理,点点头:“伴伴的有理。”
“这份折子留下吧,明日带去早朝跟诸公商议。”
曹公公点头应是,把那封折子收起来了。
第二日,皇上果然在早朝的时候提了这件事。
朝堂上众官员对此反应各异。
有人认为林弈这个哥儿县男不懂政事,因为一点儿事就危言耸听,而且林弈身为县男,身上并无实职,怎可妄议朝政。
有人则觉得雪灾一事事关重大,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更何况钦监监正也了近日会有雨雪气,还是早做准备为好 。
……
一时间,朝堂上因为林弈的一封折子吵得不可开交。
皇上早就料到朝堂上会有这样的场景,坐在龙椅上支着脑袋听他们吵。
底下的官员们吵了半,发现上头的皇上一言不发,安静得有些过分了,都在想陛下是不是生气了,大家面面相觑,一时之间突然安静了下来,躬身等着上头的皇上发号施令。
皇上见他们安静下来,才坐起身慢条斯理地了一句:“都吵完了?”
众人都是不敢作声,等着皇上的下一句话。
“既然都吵完了,那朕来两句。”
他抬手点了二皇子睿王和四皇子齐王:“老二,老四,你们对此事的看法。”
二皇子睿王先站出来行了一礼,恭声道:“回父皇,依儿臣愚见,此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若真是雪灾前兆,朝廷提前做了准备,能让百姓减少很多损失,若只是多想了,那也只是我们费些功夫罢了,也不会有什么损失……”
眼见皇上的表情越来越满意,而且随着睿王出更多对此事的看法,皇上还频频点头。
这让站在一边的齐王黑了脸,他知道林弈和睿王一派走的更近,本来想等会儿站在对立面的,但看父皇这个样子,明显也是赞同那劳什子裕丰县男的话,那自己就不能再反对的话惹父皇不喜了。
想到这里,在齐王自己意见的时候,也对此事表示了赞同。
上头的皇上听到这里,很满意两个儿子的话。
既然朝堂上最大的两股势力表面上都已经达成了一致,那么这件事情推行下去就很顺利了。
有了上头发号施令,对于雪灾的预防措施和政令从中央一层层下达到地方,整个严密的国家机器都运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