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二五七书院 > N次元 > 疯丫头成长记 > 第2章 泥土里的微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1.

青石坳的冬格外寒冷。清晨,霜花爬满了土坯房的窗棂,像是一幅然的冰雕画。五岁的林福瑶蜷缩在薄薄的棉被里,脸冻得通红。她听见母亲在灶台边忙碌的声音,柴火噼啪作响,锅里煮着稀得能照见人影的玉米糊。

\"瑶儿,起床了。\"母亲张桂香轻声唤道,声音里透着疲惫。

福瑶一骨碌爬起来,光着脚丫踩在冰冷的泥地上。她早已习惯这种寒冷,甚至能在结霜的院子里赤脚跑来跑去。大姐林福秀正在帮母亲烧火,二姐林福珍在喂鸡,哥哥林福强则跟着父亲去地里干活了。

\"今能多吃一口吗?\"福瑶眼巴巴地望着锅里的玉米糊。

张桂香叹了口气,用木勺搅动着锅里稀薄的糊糊:\"等秋收后,咱们就能吃饱了。\"

福瑶懂事地点点头,她知道家里的粮食总是先紧着干重活的父亲和哥哥。她捧着粗瓷碗,口口地啜饮着热乎乎的玉米糊,仿佛这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

2.

吃完早饭,福瑶像往常一样跑到村口的老槐树下。这里是村里孩子们聚集的地方,也是她最喜欢的地方——因为从这里能看到通往山外的路。

\"福瑶,你又来看'老师'了?\"村里的伙伴阿毛笑嘻嘻地问。

福瑶点点头,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路尽头。每周三,村里的民办教师王老师都会从镇上回来,背着个鼓鼓囊囊的布包,里面装着给孩子们的书本和粉笔。

\"我以后也要当老师。\"福瑶突然,声音虽却坚定。

阿毛做了个鬼脸:\"女孩子当什么老师!我爹了,女娃子长大了嫁人就校\"

福瑶没有反驳,但心里那股渴望却更加强烈了。她想起王老师过的话:\"知识能改变命运。\"虽然她还不完全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但她知道,那些书本里一定藏着比玉米糊更能填饱肚子的东西。

3.

下午,福瑶跟着姐姐们去山坡上挖野菜。这是她们每必做的活计,野菜能填补粮食的不足。

\"姐,为什么我们不能去上学?\"福瑶一边挖着苦菜,一边问大姐福秀。

福秀头也不抬:\"家里供不起。爹了,哥哥是男娃,得上学认字,将来撑门户。我们女娃认字没用,早点学会干活才是正经。\"

二姐福珍插嘴道:\"隔壁村的李婶,女娃读书读多了,心就野了,不好找婆家。\"

福瑶撅着嘴,手狠狠地挖着泥土,挖出一棵肥硕的蒲公英。她想起王老师布包里的书本,那些书页翻动时发出的沙沙声,像是山间最动听的音乐。

\"我要认字。\"福瑶突然,\"不认字,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

福秀和福珍对视一眼,没再话。她们知道这个妹妹从就倔,认定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4.

那晚上,福瑶发起了高烧。

张桂香急得团团转,用湿毛巾不停地给女儿擦身子。山里孩子生病是常事,但福瑶这次烧得格外厉害,脸通红,嘴唇干裂,嘴里还不停地着胡话。

\"书...我要看书...\"福瑶在昏迷中喃喃自语。

林老根蹲在门口,一口接一口地抽着旱烟。请大夫要花钱,家里实在拿不出。他只能寄希望于女儿能像山里的野草一样,自己挺过去。

\"这孩子命硬,会好的。\"村里最年长的阿婆来看过后,\"她心里有股劲儿,死不了。\"

三三夜,福瑶在高烧中挣扎。当她终于睁开眼睛时,看到母亲红肿的双眼和父亲悄悄松开的眉头。

\"娘,我梦见自己会认字了。\"福瑶虚弱地笑着。

张桂香抹着眼泪:\"傻孩子,命都快没了,还想着认字。\"

5.

病好后,福瑶变得更加沉默寡言,但眼睛里却多了一种奇异的光彩。她开始经常出现在村学的窗外,踮着脚尖,透过破损的窗纸往里看。

王老师早就注意到了这个瘦却眼神坚定的女孩。一下课后,他特意走到窗外。

\"想读书?\"王老师和蔼地问。

福瑶紧张地绞着衣角,点零头,又飞快地摇头:\"爹女娃不用读书...\"

王老师蹲下身,平视着福瑶的眼睛:\"告诉我,你为什么想读书?\"

福瑶想了一会儿,声:\"我想知道山外面是什么样子...还想...还想让爹娘不用那么累...\"

王老师的眼睛湿润了。他从布包里掏出一本破旧的识字课本,递给福瑶:\"每这个时候,你可以来窗外听课。不懂的,课后问我。\"

福瑶接过书本,像捧着世界上最珍贵的宝物。她心翼翼地翻开第一页,那些黑色的符号在她眼中仿佛活了过来,跳动着,歌唱着。

6.

从那起,不论刮风下雨,福瑶每都会准时出现在教室窗外。她站着听课,一站就是几个时,腿麻了也不肯离开。王老师常常\"不心\"把粉笔掉在地上,让福瑶帮忙捡起来,趁机塞给她一块糖或是一截短铅笔。

晚上,等家人都睡熟后,福瑶就着微弱的煤油灯,用树枝在地上练习写字。她最先学会写的是自己的名字——\"林福瑶\",一笔一画,歪歪扭扭却充满骄傲。

一,林老根提前从地里回来,撞见了正在地上写字的女儿。他站在门口,久久没有话。

\"爹...\"福瑶惊慌失措地用脚抹掉地上的字迹。

林老根走过来,蹲下身,粗糙的手指抚过那些模糊的痕迹:\"写的是什么?\"

\"我的...我的名字...\"福瑶声音颤抖。

林老根沉默了很久,最后只了一句:\"煤油贵,别浪费。\"但从此以后,他每晚都会\"忘记\"把煤油灯收走。

7.

七岁那年春,村里来了几个镇上的干部,是要统计适龄儿童入学情况。王老师特意带着他们从林老根家门前经过。

\"老林啊,现在国家政策好了,孩子上学不用交学费,连书本费都免了。\"王老师高声道,\"特别是女娃娃,多读书才有出息啊!\"

林老根蹲在门槛上抽烟,没搭话。但那晚上,福瑶听见父母在里屋低声交谈了很久。

第二一早,张桂香把一件用旧衣服改的书包递给福瑶:\"去吧,跟你哥一块去上学。\"

福瑶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看看母亲,又看看面无表情的父亲,突然扑上去抱住他们的腿,眼泪打湿了父母的裤脚。

\"好好学。\"林老根只了这三个字,转身去地里干活了。但福瑶知道,这三个字里包含着一个山里汉子最深沉的爱。

那早晨,福瑶第一次不是站在窗外,而是坐在教室里。当王老师点名喊到\"林福瑶\"时,她站起来,声音清脆响亮:\"到!\"

阳光透过破旧的窗棂照进来,落在她的脸上。那一刻,泥土里的微光,终于找到了绽放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