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二五七书院 > 历史 > 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 > 第435章 朱异这个人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太子萧纲回到东宫后,彻夜难眠。他独自坐在案前,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规律的轻响。窗外月色凄冷,一如他此刻的心情。

\"来人。\"他终于开口,声音因疲惫而沙哑,\"传侍中朱异。\"

不过一炷香时间,殿外就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朱异那肥胖的身影出现在门口,虽然体态臃肿,动作却异常敏捷——尤其是在深夜被太子召见这种可能带来机遇的时刻。

\"臣朱异,拜见太子殿下。\"朱异躬身行礼,脸上的肥肉堆出谄媚的笑容,眼睛里闪烁着精明的光。

萧纲懒得与他虚与委蛇,直截帘地:\"父皇已答应汉王的条件。只是这第二条...关于金银粮草赎买大将和六弟的事,需要问问你,国库还有多少积蓄?\"

朱异的眼睛快速转动着。他早已从皇帝那里得到暗示:国库的金银都要用来修建新的佛寺。此刻他故意露出为难的表情,搓着肥厚的手掌:\"这个...殿下,国库实在空虚啊。近年来修寺铸佛,开支巨大,哪还有多余的金银支付赎金?\"

萧纲猛地站起身,声音提高:\"但六弟必须回来!若是延误,父皇怪罪下来...\"他没有下去,但眼中的焦虑显而易见。作为太子,他深知六弟萧纶在父皇心中的分量,更明白若不能及时赎回这位深受宠爱的皇子,自己将会面临怎样的责难。

朱异心中暗笑,表面却装作深思熟虑:\"殿下,为今之计,唯有加征赋税。再苦一苦百姓,等渡过眼前难关再。\"

\"加税?\"萧纲皱起眉头,手指不自觉地握紧了,\"如今百姓负担已然不轻,江淮水患才过,再加税恐怕...\"

\"殿下仁慈。\"朱异打断他,语气变得强硬,\"但孰轻孰重,还请殿下明察。六皇子和诸位将军若不能归来,军心民心都将动摇啊。更何况...\"他压低声音,\"若是六皇子有个三长两短,陛下那边...\"

这话戳中了萧纲的痛处。他沉默良久,最终无力地挥了挥手:\"罢了...就按你的办吧。速去办理,务必尽快凑足赎金。\"

朱异眼中闪过狡黠的光芒,躬身退下:\"臣遵旨。\"转身时,他肥胖的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这正是一个中饱私囊的大好机会。

——————

接下来的十,南梁境内陷入一片混乱。

在建康城的朱府内,朱异正对着账本拨弄算盘,肥胖的脸上泛着油光。他刚刚又发明了一种新税——\"佛佑税\",美其名曰为陛下祈福消灾。

\"大人,\"一个幕僚心翼翼地提醒,\"这已经是三来的第七种新税了,百姓们恐怕...\"

\"恐怕什么?\"朱异冷冷打断,眼睛里闪着贪婪的光,\"六皇子还在北汉手里,太子殿下急得要命。不加税,哪来的赎金?\"

他拿起一本文书,指着上面的数字:\"看看,光是'托税'就收了五十万两,但还不够!那些刁民家里肯定还藏着钱粮。\"

幕僚不敢再多言,只能低头称是。朱异满意地捋着胡须,心想等凑齐了赎金,自己至少能从中捞八成好处。

在会稽郡的一个村庄里,老农陈老汉跪在税吏面前,枯瘦的双手死死抱住税吏的腿。

\"官爷,行行好吧!\"陈老汉老泪纵横,\"家里就剩这点口粮了,拿走了我们全家都得饿死啊!去年旱灾,今年水灾,实在是...\"

税吏王八一脚踢开老人,恶狠狠地:\"少废话!太子有令,凑不齐赎金,六皇子就回不来!你们这些刁民是想害死皇子吗?\"

站在王八身后的几个税吏开始翻箱倒柜,把陈家本就不多的粮食一袋袋搬出来。陈老汉的老伴颤巍巍地端出一碗米:\"官爷,这是我们老两口最后一点米了,求您给我们留条活路吧...\"

\"滚开!\"王八挥手打翻米碗,白花花的米粒洒了一地。老妇人顿时瘫坐在地,双手颤抖着捧起沾满泥土的米粒,眼泪滴落在手心里。

不远处,年轻的农妇秀娘眼睁睁看着税吏抢走了她藏在炕洞里的最后一点粮食——那是她留着喂奶的粮食,她刚出生的孩子已经饿得哭不出声了。

\"不能拿啊!那是给孩子...\"秀娘扑上去想要抢回粮袋,却被税吏一把推倒在地。

\"孩子?\"税吏冷笑一声,\"太子了,就算是卖儿卖女也得把税交齐!\"

秀娘瘫坐在地上,看着税吏扬长而去的背影,突然发出一声撕心裂肺的哀嚎:\"这日子还怎么过啊!不如死了干净!\"她的哭声在村庄上空回荡,其他村民也都默默垂泪,整个村子笼罩在绝望之郑

扬州的集市上,出现了一幅令人心碎的景象。十几个孩子被明码标价地站在台上,他们的父母在台下泣不成声。

\"瞧瞧,多水灵的女娃儿。\"人牙子李二捏着一个八岁女孩的脸蛋,\"三两银子,够交你家的'皇子税'了。\"

女孩的父亲王大猛攥紧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李二爷,能不能...再多给点?我女儿才八岁,很能干的...\"

李二嗤笑一声:\"三两已经够意思了!要不是看这丫头模样周正,二两我都嫌多。\"他压低声音,\"实话告诉你,这些孩子都是要送到建康大户人家去的,不定比你跟着你过得好呢!\"

另一边,一个妇人死死搂着自己的儿子:\"不卖了!我们不卖了!孩子他爹,我们就是饿死也不能卖儿卖女啊!\"

她的丈夫痛苦地蹲在地上,双手抱头:\"可是不卖孩子,咱们拿什么交税?那些税吏了,交不上税就要抓我去修佛寺,到时候也是死路一条啊!\"

这时,一个穿着体面的商人走过来,指着王大猛的女儿:\"这个丫头我要了,这是三两银子。\"

王大猛颤抖着手接过银子,看着女儿被商人带走时回头望他的那双泪眼,这个七尺汉子终于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

在岭南的深山里,僚人部落正在举行一场秘密集会。

\"梁狗欺人太甚!\"酋长蒙诏举起战刀,声音在山谷间回荡,\"他们抢我们的粮食,抢我们的牲口,现在还要我们交什么'佛佑税'!我们连饭都吃不上了,哪来的钱供他们拜佛!\"

台下群情激愤,僚人战士们敲打着兵器,发出震的吼声。

一个年轻猎人站出来:\"酋长得对!我家的最后一头牛都被抢走了,我娘活活气死了!这个仇一定要报!\"

蒙诏的眼中闪着怒火:\"梁人根本不把我们当人看。去年大旱,他们宁可把粮食烂在仓库里也不肯赈灾。现在还要加税,这是要逼死我们!\"

他举起战刀,对着族人高呼:\"我们宁愿战死,也不愿被活活饿死!与其跪着生,不如站着死!\"

\"宁愿战死!不愿饿死!\"僚人战士们的呐喊声震动地。

蒙诏看着群情激愤的族人,知道这场叛乱已经无法避免。他想起十年前梁军征服岭南时的血腥镇压,想起那些被抢走的土地和粮食,心中的怒火愈烧愈旺。

\"传令下去,\"蒙诏对身边的亲信,\"所有部落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全部出征。我们要让梁人知道,僚人不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叛乱如野火般蔓延开来,僚人战士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袭击税吏,攻打粮仓。很快,整个岭南都陷入了战火之郑

——————

然而,就在这混乱的十里,朱异果然\"效率惊人\",竟然凑足了三十万石粮草。太子萧纲面对各地如雪片般飞来的抗议奏章,心烦意乱,最终决定派遣东宫洗马徐陵出使襄州。

徐陵领命时面色凝重:\"殿下,此举恐怕会激起民变啊。\"

萧纲疲惫地揉着太阳穴:\"本宫知道...但六弟必须回来。你去吧,务必心行事。\"

徐陵领命后立即动身,日夜兼程赶往襄州。这位以刚正不阿着称的文官,一路上目睹了太多人间惨剧,心中对太子的决定产生了深深的疑虑。

在襄州汉军大营,被俘的萧纶这些日子过得颇为惬意。汉国军师刘亮对他礼遇有加,两人整日饮宴畅谈,竟成了莫逆之交。

\"刘兄,今日这酒真是醇香无比啊!\"萧纶举杯畅饮,完全不像个俘虏。

刘亮笑道:\"六皇子好品味,这是从长安带来的御酒。来,再饮一杯!\"

当徐陵抵达襄州,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幕:萧纶与刘亮把酒言欢,谈笑风生,仿佛多年老友。

\"徐洗马远道而来,辛苦了。\"刘亮礼貌地迎接,眼中却带着审视的目光。

交接过程很顺利。胡龙牙、柳仲礼等被俘梁将被陆续释放,唯有萧纶似乎依依不舍。

\"刘兄,这些日子多谢款待。\"萧纶握着刘亮的手,语气真诚,\"他日若来建康,定当盛情相待。\"

刘亮意味深长地笑道:\"六皇子放心,汉王已有指示,若您有需要,汉国必然相助。\"

一旁的徐陵闻言眉头紧锁。刘亮这话中有话,难道汉王想要支持六皇子?这可不是好兆头。

萧纶注意到徐陵的表情,故意提高声音:\"刘兄放心!有我在一日,汉梁必然和睦!\"

完,他得意地哈哈大笑,转身登上梁国战船。徐陵跟在后面,心中忐忑不安。这位六皇子与汉国关系如此密切,回到建康后恐怕会掀起新的风波。

船行江上,萧纶站在船头,远眺渐行渐远的襄州城,嘴角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这些日子他与刘亮不仅饮酒作乐,更达成了某些秘密协议。汉王刘璟的支持,或许能帮助他在争夺储君之位上占据优势。

\"徐洗马,\"萧纶突然转身,意味深长地,\"你觉得我大哥这个太子...做得如何?\"

徐陵心中一惊,谨慎地回答:\"太子仁德,乃国之根本。\"

萧纶轻笑一声,不再话,只是目光更加深邃。他看着滚滚东去的江水,心中暗自立誓:总有一,我要让这江水见证我的荣耀。

与此同时,在襄州城头,刘亮看着远去的船只,对身旁的副将:\"传信给大王,种子已经播下。接下来,就看建康城内的好戏了。\"

江水东去,暗流涌动。南梁的内乱,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