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山下,焦土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混合着未散尽的烟味与血腥气。陈庆之站在一处高坡上,手指轻轻抚过一株被烧得只剩半截的树干,指尖沾满了黑灰。
\"将军,找到杜校尉了!\"亲兵的声音从后方传来,带着几分急促,\"在南边十里处,伤重昏迷,但还有气!\"
陈庆之猛地转身,猩红披风在焦土背景中划出一道凌厉的弧线:\"立刻送往后方医治!用最好的军医,不惜一切代价!\"
待亲兵领命而去,陈庆之的拳头不自觉地握紧。杜僧明是他亲自提拔的年轻将领,勇猛果敢又心思缜密,本不该败得如此惨烈。他望向远处焦黑的山体,仿佛能听到汉军火箭破空而来的呼啸声,看到五千人在火海中惨叫奔逃的景象。
\"汉王...刘璟...\"陈庆之低声念着这个名字,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这位故友已经成长到这种地步,竟能预判到他们的伏击计划。
回到营帐,军师陆法和正盘坐在蒲团上闭目养神。烛光映照下,这位军师的面容平静得近乎诡异,仿佛外界的战火纷扰与他毫无关系。
\"军师,\"陈庆之卸下佩剑,声音低沉,\"奇袭失败,折损五千人,下一步该如何?\"
陆法和缓缓睁开双眼,那双眼睛里闪烁着洞悉一切的光芒:\"若汉军撤回南阳,凭其骑兵之利,我军再无胜算。\"
陈庆之走到沙盘前,眉头紧锁:\"斥候来报,义阳城头汉旗未撤。刘璟为何不退?以他的智慧,应当知道义阳城,难以坚守的道理。\"
陆法和嘴角浮现一丝神秘的笑容:\"汉军自入荆北未尝败绩,刘璟若退,必失民心。更何况...\"他的手指在沙盘上画了个圈,\"他以为我们奈何不了他。\"
陈庆之目光追随着陆法和的手指,停在鸡鸣山与淮河交界处:\"军师的意思是...\"
\"鸡鸣山地形特殊,\"陆法和的手指精准点在淮河拐弯处,\"淮河在此急转,狮河从此分流。若在此处筑坝截流...\"
陈庆之眼睛一亮,随即又暗下来:\"妙计!但近日晴空万里,河水浅涸,水从何来?\"
陆法和没有立即回答,而是从宽大的袖中取出三片龟甲,在案上排开。龟甲上刻满古老的符文,在烛光下泛着诡异的青绿色光泽。他口中念念有词,手指在龟甲上方划着复杂的轨迹。
\"三日后,降暴雨。\"陆法和的声音忽然变得飘渺空洞,仿佛从很远的地方传来,\"淮河将暴涨三丈。\"
帐内烛火突然剧烈摇晃,在帐布上投下扭曲变形的影子。陈庆之感到一阵莫名的寒意爬上脊背,汗毛倒竖。他虽不信鬼神,但陆法和的预言却屡屡应验,由不得他不重视。
\"军师,\"陈庆之谨慎地问,声音不自觉地压低,\"此事有几成把握?\"
陆法和收起龟甲,脸上皱纹舒展开来,露出一个神秘莫测的笑容:\"十成。\"
帐外忽然刮起一阵怪风,吹得帐帘猎猎作响。陈庆之握紧了佩剑,心中人交战。若依陆法和之计,确实可能一举歼灭汉军主力;但若预言不灵,梁军将白白浪费三日战机。
\"好。\"陈庆之最终点头,眼中闪过决绝之色,\"我即刻派兵堵截淮河上游。但若三日后无雨...\"
\"将军尽可斩我头以谢三军。\"陆法和淡然道,语气平静得仿佛在讨论明日早饭。
当夜,一万梁军精锐悄然离营,携带沙袋、木材等物资,向淮河上游潜校月光下,这支沉默的队伍如同一条蜿蜒的巨蛇,向着猎物无声靠近。士兵们虽不解任务目的,但军令如山,无人敢有丝毫懈怠。
——————
义阳城内,汉王行辕中灯火通明。
刘璟脱下沾满尘土的战袍,随手搭在檀木椅背上。连续两日的休整让这位汉王恢复了往日的锐气,但眉宇间的疲惫仍未完全消散。他环视帐中诸将——军师刘亮正低头研究地图,手指不时在地形险要处轻点;李虎和吴明彻站在角落低声交谈,两人脸上都带着凝重之色;而年仅二十岁的梁士彦则站在窗边,望着城外方向出神,年轻的面庞上写满不甘。
\"诸位,\"刘璟敲了敲桌案,声音低沉有力,\"陈庆之七万步军已逼近义阳,我军该如何应对?\"
刘亮第一个抬起头,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大王,臣建议全军北撤南阳。\"他的手指在地图上划出一条清晰的线路,\"拉长陈庆之的补给线。他的步军离开水军支援,就是待宰的羔羊。\"
身材魁梧的李虎拍案赞同:\"军师高见!我军可分兵袭扰其粮道,日夜骚扰,待其疲惫不堪时,再一举歼灭!\"
\"不可!\"梁士彦突然转身,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若一战不打就北撤,荆北百姓会如何看待我们?我汉军自起兵以来,从未败退过!\"
帐内一时寂静。刘璟眯起眼睛,打量着这个年轻的将领。梁士彦的话刺痛了他的心——汉军确实从未败过,这是他们最宝贵的士气,也是震慑敌饶利器。
吴明彻清了清嗓子,试图缓和气氛:\"梁将军,兵者诡道也。暂时撤退并非败退,而是为求全胜。\"
\"百姓不懂这些弯弯绕绕!\"梁士彦激动地反驳,脸颊因情绪激动而泛红,\"他们只看到汉军'逃跑'了!大王,我们可以不要脸面,但汉军不能轻易示弱啊!\"
刘璟眉头紧锁。梁士彦的话不无道理。他想起那些箪食壶浆迎接汉军的荆北百姓,那些期盼的眼神...若就此撤退,确实有损汉军威名。
正当争论激烈时,李檦匆匆闯入,单膝跪地:\"飞羽急报:梁军在鸡鸣山扎营,并派万人往淮河上游去了!\"
刘璟猛地站起:\"淮河?\"他看向刘亮,两人眼中同时闪过警觉。
刘亮迅速展开另一幅详细地图,手指点在淮河上游位置:\"梁军莫非想...水攻?\"
\"近日晴空万里,何来水攻之机?\"李虎疑惑地挠头,浓眉拧成一团。
刘璟冷笑一声,眼中精光闪烁:\"别忘了陈庆之身边有个陆法和。此人号称能呼风唤雨,不可不防。\"
刘亮走到窗前,仰望星空。繁星璀璨,银河清晰可见,丝毫不见雨兆。但他眉头却越皱越紧:\"大王,臣虽不见雨象,但陆法和敢如此布置,必有依仗。\"
\"那便将计就计。\"刘璟眼中闪过一道精光,当即决断,\"传令:斥候出营,遮蔽义阳十里,不准任何梁军探子靠近。全军将士,城外三里推土填山,深挖沟渠!\"
吴明彻不解地上前:\"大王这是要...\"
\"既然陆法和想水淹义阳,\"刘璟嘴角扬起一抹冷酷的笑意,\"那我们就让洪水改道,淹了他的鸡鸣山大营!\"
——————
当夜,义阳城外三里处,汉军正在秘密行动。
刘璟亲自督工,站在一处临时搭建的指挥台上,看着数万士兵挖掘沟渠,堆砌土墙。月光被逐渐聚集的云层遮挡,只有零星的火把提供照明,整个工地笼罩在诡异的半明半暗郑
\"再挖深些,\"刘璟对工兵校尉王勇道,声音因连夜指挥而略显嘶哑,\"沟渠要能分流淮河全部水量。\"
王勇抹了把脸上的汗水,泥土在脸上留下一道道痕迹:\"大王,淮河虽不算大,但要改道其水,工程量不啊。末将担心...\"
\"三日内必须完成。\"刘璟语气坚决,不容置疑,\"否则义阳城内数万军民,都将成鱼鳖之食。\"
王勇不敢再多言,转身大声吆喝士兵加紧施工。刘璟走下指挥台,来到一处高坡,刘亮正在那里观测地形,手中拿着一份水利图样。
\"如何?\"刘璟问道,夜风吹乱了他的鬓发。
刘亮指着新挖的沟渠走向:\"此处导流,洪水将直奔鸡鸣山。但...\"他犹豫了一下,压低声音,\"大王,若不下雨,我们这番功夫...\"
\"那就当练兵了。\"刘璟笑道,但眼中毫无笑意,\"告诉将士们,就我们在修建防御工事。对外严格保密,违令者斩。\"
远处传来马蹄声,梁士彦策马而来,年轻的脸上带着兴奋之色:\"大王,斥候回报,梁军果然在淮河上游筑坝!还派了重兵把守!\"
刘璟与刘亮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凝重。陆法和真的准备水攻,这意味着他对自己的\"暴雨\"预言有十足把握。
\"继续监视,\"刘璟下令,\"但不要打草惊蛇。让陈庆之以为我们毫不知情。\"
夜风吹过工地,卷起细微的尘土。刘璟仰望空,不知何时,几片乌云已经遮住了月亮。他心中隐隐不安——陆法和的神秘,远超常人理解。
\"刘亮,\"刘璟突然问道,声音低沉,\"你信这世上真有人能呼风唤雨吗?\"
刘亮沉默片刻,眼中闪烁着理性的光芒:\"臣不信鬼神,但...陆法和此人确实邪门。据百姓所言,他的预言,十有八九都会应验。\"
刘璟握紧腰间的剑柄,感受着金属传来的冰凉触感:\"那就做好两手准备。我们再等五日,若五日后无雨,我们主动出击;若真有暴雨...\"
\"那就让陈庆之尝尝自己酿的苦酒。\"刘亮接话道,眼中闪过一丝冷光。
工地上的敲打声、挖掘声持续到明。而在淮河上游二十里处,梁军也在紧锣密鼓地堆砌沙袋,修筑水坝。两支军队,在无人知晓的暗夜里,展开了一场关乎生死的水利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