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二五七书院 > 都市 > 大秦:我杀敌就可以升级成神 > 第1032集:石灰细沙备料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32集:石灰细沙备料急

邯郸城的晨光刚漫过城墙,城西的“兴顺记”建材铺就已开门。门板刚卸下一半,马蹄声便由远及近,负责采买的秦军什长李奎带着五名士兵,推着空木板车停在铺前。士兵们铠甲上的铜扣在晨光里泛着冷光,引得路过的百姓纷纷侧目——自秦军接管邯郸后,鲜少有人见这般阵仗的队伍来买建材。

“军爷可是来买石灰?”掌柜王顺安揣着账本从里屋跑出来,脸上堆着笑,眼角的皱纹挤成一团。他昨日刚从邢州调了两车石灰,还没来得及挂牌,就见秦军上门,心里暗自庆幸存货充足。

李奎没多寒暄,从怀中掏出一张折叠的文书,展开后递到王顺安面前。文书上用墨笔写着清晰的字样,末尾盖着秦斩亲印,鲜红的印戳在白纸上格外醒目:“石灰三十石,细沙五十石,正午前务必送到城西医署工地。”

王顺安的目光在印戳上顿了顿,又飞快扫过数量,手指下意识地捻了捻账本边缘。三十石石灰倒还好,店里的存货足够,可五十石细沙……他昨日才跟城南沙场的张老板订了货,对方今早送,眼下却还没动静。

“放心!”王顺安很快收起犹豫,拍着胸脯应下,“石灰现在就能装,细沙我这就叫伙计去催沙场,保准正午前送到,绝误不了将军的工期!”罢,他转身朝后院喊了一声,四名伙计扛着扁担箩筐快步跑出来,围着石灰堆开始装货。

李奎站在一旁监工,看着伙计们将石灰心翼翼地倒进木板车的草垫上,又用布盖好,防止粉尘飘洒。他想起出发前秦斩的叮嘱——医署地基加固刻不容缓,若建材误期,后续工序都要延误。“王掌柜,”李奎开口,语气带着几分严肃,“细沙要是出了岔子,你我都担待不起。”

王顺安连忙点头,一边帮着扶箩筐,一边让账房先生去门口的驿站送信,催促张老板尽快送沙。晨光渐渐升高,街上的行人多了起来,不少百姓驻足看着秦军装货,有韧声议论:“听秦军在盖医署,以后看病不用跑远路了?”“真的假的?秦军还管咱们百姓看病?”李奎听着议论,没作声,只抬手看了看色——巳时快到了,细沙还没影子。

第133集:巳时惊变

城西医署工地此时已是一片忙碌。十几名工匠围着挖开的地基坑,老匠头孙福海蹲在坑边,手里拿着一根木尺,反复测量坑底的深度。坑底的土是连夜翻松的,湿润的泥土散发着潮气,可随着日头升高,土面已经开始泛白,边缘处甚至出现了细的裂纹。

“怎么还没来?”孙福海站起身,跺了跺有些发麻的脚,眉头拧成一个疙瘩。他从业四十多年,盖过赵国王室的府邸,也修过民间的茅屋,最清楚地基的关键——翻松的土若长时间暴晒,会变得坚硬板结,后续填夯时不仅费工,还容易留下空隙,日后墙体难免开裂。

一名年轻工匠擦着额头的汗,凑到孙福海身边:“匠头,要不要先让大家歇会儿?等细沙来了再接着干。”

“歇什么歇!”孙福海瞪了他一眼,“正午前填不完第一层,晚上下雨怎么办?这坑要是积了水,之前的活全白费!”话音刚落,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孙福海眼睛一亮,以为是沙车到了,可抬头一看,却是秦斩带着两名亲卫骑马赶来。

秦斩刚从城外的新兵训练场回来,一身铠甲上还沾着些许尘土。他翻身下马,快步走到地基坑边,见工匠们都停着工,只有孙福海在来回踱步,便知情况不对:“孙匠头,建材还没到?”

孙福海叹了口气,指着坑底的土:“将军,石灰早上就到了,可细沙迟迟没来。您看这土,再晒一个时辰就硬了,到时候填夯得费多少力气!”

秦斩顺着他的手指看向坑底,土面的裂纹又多了几道,心里也跟着沉了沉。他抬手按在腰间的玉佩上——这是系统的触发点,指尖轻轻一点,淡蓝色的光纹在眼前展开,界面上很快跳出“物资追踪”的选项。他点击后,一张简易的邯郸地图浮现,城南沙场的位置闪烁着绿光,而代表沙车的红点却停在城郊的泥路上,旁边标注着一行字:“沙车陷泥,无法前校”

“走!”秦斩收起界面,转身对亲卫,“去兵营调十名工兵,带木板和铁锹,去城郊泥路救沙车。”

孙福海愣了愣,连忙跟上:“将军,我也去!我懂些推车的窍门,能帮上忙。”

秦斩点头,翻身上马。亲卫很快调来了工兵,众人推着两辆空木板车,朝着城郊赶去。路上的尘土被马蹄扬起,秦斩看着前方的路,心里盘算着时间——巳时已过,若能在半个时辰内脱困,还能赶在正午前把细沙送回工地。

第134集:泥路驰援

城郊的泥路在昨日的雨后变得泥泞不堪。两辆沙车陷在路中间,车轮深深陷进泥里,车辕微微下垂,车上的细沙堆得满满当当,却一动也动不了。车夫张老栓蹲在车旁,手里拿着一根木棍,反复撬动车轮,可车轮只是在泥里打转,带出更多的烂泥。

“张老板,这都巳时了,再不走真要误事了!”跟车的伙计急得直跺脚,“秦军要是怪罪下来,咱们沙场的生意就别想做了!”

张老栓抹了把脸上的汗,又用力撬了一下木棍,木棍“咔嚓”一声断成两截。他气得把断棍扔在地上:“这鬼路!早知道昨就该把沙送过去,偏要等今,这下好了!”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张老栓抬头一看,只见一队秦军朝着这边跑来,为首的人身披铠甲,面容冷峻,正是秦斩。他心里咯噔一下,连忙站起身,搓着手迎上去:“将军……这路太滑,车陷进去了,我这就想办法……”

秦斩没理会他的解释,快步走到沙车旁,弯腰查看车轮的情况。车轮陷得很深,泥已经没过了轮毂,车底的横梁也沾了不少烂泥,若硬推,恐怕会把车辕压断。“工兵,把木板铺在车轮下!”秦斩开口,声音清晰有力。

十名工兵立刻行动起来,将带来的木板一一铺在两辆沙车的车轮旁,形成一条简易的通道。孙福海蹲在车后,仔细观察车辕的角度:“将军,得先把车辕抬高些,不然木板承受不住重量。”

秦斩点头,让两名工兵扶住车辕,再用木棍顶住车底,慢慢将车辕抬高。随后,他拿起一把铁锹,走到车轮前,开始铲去车轮旁的烂泥。铁锹插进泥里,带出一块块湿泥,秦斩的动作很快,额头上的汗顺着脸颊滑落,滴进泥里,瞬间没了踪影。

“大家合力推车!”秦斩喊了一声,工兵们立刻围到车旁,双手抓住车辕,齐声喊着号子:“一、二、推!”

“嘿!”众人同时用力,车轮在木板上缓缓移动,一点点从泥里拔出来。张老栓和伙计也加入进来,推着车后帮衬。第一辆沙车慢慢动了起来,顺着木板铺成的通道,缓缓驶离了泥坑。

众人来不及歇气,又立刻去推第二辆。秦斩的铠甲上沾了不少泥点,手臂因用力而微微发酸,可他没停下,继续指挥着众人推车。阳光越来越烈,晒得人皮肤发烫,工兵们的后背早已被汗水浸透,却没人抱怨一句——他们都知道,医署关系到军中伤兵和百姓的健康,容不得半分懈怠。

半个时辰后,第二辆沙车也顺利脱困。张老栓擦着汗,感激地看着秦斩:“多谢将军!要是没有您,我今肯定误事了!”

秦斩看了看色,午时还差一刻:“快赶路,把细沙送到工地。”罢,他率先朝着邯郸城的方向走去,工兵们跟在后面,推着空木板车,脚步依旧急促。

第135集:正午筑基

午时的钟声刚在邯郸城内响起,两辆沙车便缓缓驶入医署工地。李奎早已在工地门口等候,见沙车到来,立刻指挥工匠们卸车。细沙被倒进提前准备好的竹筐里,再由工匠们抬着,送到地基坑边。

孙福海快步走到坑边,拍了拍手:“大家都打起精神!先填朽木,再铺石灰,最后撒细沙夯实,动作快些!”

工匠们立刻分工行动。有人扛着提前备好的朽木,将其整齐地铺在坑底的裂缝处,用木锤敲实;有人端着石灰,均匀地撒在朽木上,白色的石灰粉覆盖住朽木,形成一层保护膜;还有人提着细沙,沿着坑边慢慢撒下,细沙顺着石灰的缝隙往下渗,将空隙一一填满。

秦斩站在坑边,看着工匠们有条不紊地作业,又调出系统界面。界面上显示“地基加固进度:60%”,下方还有一行提示:“朽木+石灰+细沙组合,可提升地基稳定性,建议夯实次数不少于三次。”

“孙匠头,”秦斩开口,“夯实的时候多来几次,确保地基严实。”

孙福海点头,指挥着工匠们用石碾子夯实。石碾子由两名工匠推着,在坑底来回滚动,细沙和石灰被压得紧实,原本松动的泥土渐渐变得坚硬。孙福海蹲在坑边,用木尺敲了敲坑底的土面,听到沉闷的声响,满意地点点头:“将军放心,这样夯实三次,这地基比石头还结实,日后盖三层楼都没问题!”

工地上的汗水顺着工匠们的脸颊滑落,滴在地基坑里,与泥土融为一体。周围的百姓渐渐围了过来,看着工匠们忙碌,有容上水壶,有人帮忙递工具。之前在工地旁摆摊的卖水老汉,提着两桶凉茶走过来,笑着:“将军,工匠们辛苦了,喝碗凉茶解解暑!”

秦斩接过凉茶,递给身边的工匠,又对老汉:“多谢老人家。等医署建好了,您要是有头疼脑热,随时来就诊。”

老汉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好!好!我等着那一!”

午时过后,地基的第一层加固终于完成。坑底的裂缝被填满,土面变得平整坚实,阳光洒在上面,泛着淡淡的光泽。孙福海站起身,伸了个懒腰,看着地基坑,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将军,今日总算没误事,接下来就能砌墙了!”

秦斩看着界面上“地基加固进度:100%”的提示,也松了口气。他抬头望向远处的邯郸城,心里盘算着——医署的地基总算稳住了,接下来就是加快进度,早日让医署投入使用,让军中的伤兵能及时救治,让赵地的百姓能就近看病。

夕阳渐渐西斜,工地上的工匠们开始收拾工具,准备收工。秦斩站在地基坑旁,看着渐渐暗下来的色,耳边传来远处百姓的谈笑声,心里忽然觉得——这邯郸城,正在慢慢变成真正属于百姓的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