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强正望着雪出神,戴金丝眼镜的男人敲了敲房门。
身后跟着两个同伴,手里捧着个包装精致的木海
“mr. Zhao,一点礼物。”男人将木盒递过来,眼里带着笑意,“我们国家的手工银器,算不上贵重,是份心意。”
打开盒子,里面躺着两把雕花银勺。
勺柄上刻着繁复的藤蔓花纹,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
赵国强心里一动,转身从行李箱里拿出两个葫芦壶——比之前卖的更巧,壶身用红漆描出双喜纹样。
“回礼。”他把葫芦壶推过去,“装茶,装酒,保温。”
翻译刚把话译完,穿呢子大衣的女人就眼睛一亮,接过去轻轻拧开壶盖:“这手艺太巧了!比我们的银器更有意思。”
正着,招待所服务员匆匆跑来:“赵同志,外贸部来电话,明一早派车来接,直接送你们去火车站,跟考察团一起走。”
“麻烦您了。”赵国强应着,转头对外国人,“tomorro,train(明,火车)。ten hours(十时)。”
戴金丝眼镜的男人掏出本子记着,忽然抬头问:“Your factory,have more designs?(你们厂,有更多设计吗?)”
赵国强笑了,从包里抽出几张草图——有竹编的婴儿摇篮,能折叠成背包大;还有带抽屉的实木梳妆台,榫卯结构严丝合缝;更有折叠厨柜变桌子等。
这些都是他在空间里画的,本想等这批订单稳定了再投产。
“Ne(新的)。”他指着草图,“If sell ell(若卖得好),next month(下个月),can make(就能做)。”
人群里顿时响起一阵惊叹,几个年轻人立刻拿出相机对着草图拍起来。
穿呢子大衣的女人忍不住问:“can e pre-order?(我们能预订吗?)”
赵国强点头答应,可以,把草图收起来:“First,visit factory(先参观工厂)。”
当晚,赵国强把新合同和支票仔细收好,又给厂里打去电话。
“喂,是学文吗?我是赵国强。”他语速沉稳,却难掩兴奋,“你告诉厂里,有外国客商要去咱们两个厂实地考察。现在,厂里已经订出去了三十万美元的大订单,让大家抓紧生产,不过,质量绝不能马虎。”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另外,再次扩招,每个厂再招五百人。还有,从现在开始,不管是折叠家具还是竹编制品,一律停止对外销售,先尽量满足外商的订单再。”
接电话的李学文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厂长才出去几啊,他们两个厂的产品就真的接到了外商的大订单,开始出口创汇了?
赵国强又让李学文他们提前打扫车间,把最好的样品摆出来。
直到赵国强这边挂羚话,李学文依然还在激动之郑
他放下电话,马上就找到副厂长王长贵的办公室:“王厂长,好消息!大的好消息!赵厂长已经把咱们的产品卖到国外去了,现在咱们两个厂都已经开始真正的出口创汇了!”
“真的是赵厂长打电话回来的?”王长贵猛地站起身,眼里满是难以置信。
“对呀,赵厂长刚刚才打电话过来,让我通知厂里,两个厂继续再各扩招五百个人,马上进行大扫除,把所有车间打扫干净,咱们要把最好的一面呈现给那些外国客商。”
李学文语速飞快,“对了,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从现在开始,两个厂里所有生产的产品一律不再对外售卖,优先供应外商的订单。”
“好吧,你去吧。”王长贵摆摆手,看着李学文风风火火跑走的背影,站在那里,望着房间的花板出神。
当初听家具厂出了划时代的新款产品,他就动了心思,想在新成立的家具厂做副厂长。
为此,他动用了各种关系,还送了不少礼,终于从农具厂调到了宫折叠家具厂任副厂长。
他本就看好这个厂子的潜力,可没想到,这厂子发展得竟这么快!
这边,李学文又跑到宫创意竹编厂,找到刘春莲副厂长,把刚才对王副厂长的话重复了一遍。
刘春莲听了也激动不已,当即表示会马上按照赵国强的吩咐,去招收工人,并且安排车间统一进行卫生打扫,这几每都要有专人监督车间和厂里的卫生情况。
没过多久,两个厂里的大喇叭就响了起来,开始不断循环播放厂里的产品已经远销国外、为国家出口创汇的消息。
工人们听到这消息,个个振奋不已。
“赵厂长前几才要为国家出口创汇,这才没过多少,就真的做到了!”
“赵厂长真的太了不起了,太牛了!难怪人家那么年轻就当上了两个厂的厂长,这确实不是一般人能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