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二五七书院!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秦兄,前面就是新修的道路了,宽度差不多在一丈五,上千人差不多修了半个月!”

一大早,秦闲就在寒冰雪的陪同下,来到需要修大坝的地方考察。

在距离修大坝十来里的地方,还有不少工人在劳作,他们应该是在做最后的休整工作。

而秦闲几人马车下的道路,一看就是才新修出来,泥土颜色都还十分鲜艳。

“这怎么都是泥土路,要是下雨的话,这路还能走吗?!”

秦闲也是来到前边车辕上,脚下这条路宽度倒是够宽了,两辆马车并排跑丝毫没有问题。

只是马车下边,都是黄色的泥土,马车一过,立马留下一条深深的车辙。

如果是晴还好,车辙压出来的坑还可以立马给填上,但是下雨,雨水一泡,这新修出来的路,绝对会废掉不可。

大坝一旦开建,就没有停下的道理。

“秦兄,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为了能够修出这条路,县衙也是动用了不少人力物力。

如果想要把这条道路,全部铺上石砖的话,那花费的成本,绝对是个文数字。

目前下雨,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河道上挖一些鹅卵石过来填补一下。

只是鹅卵石大不一,车辆走在上面,肯定会十分颠簸。

其次,就是用大石碾,在这条路上反复碾压,让这条道路更加硬化一些。

武国各地的官道,都是才用的这种办法。

只是耗费的时间,肯定也短不了!”

能够把眼前的这条山路修成现在这样,秦闲觉得王博先确实尽力了。

在武国现有这个条件下,所有的道路,基本实现硬化的,只有特别主要的官道,算下来,连十分之一的道路都没樱

而武国硬化的方法,就是把路基压实以后,再铺上石砖,再压一遍,让路面平整。

但这个方法,比较耗时耗力耗财,肯定不适用于现在的都江县道路。

所以秦闲也在想,是否有更便捷的硬化道路方法。

眼前的泥土路,以后肯定是要运送大重量的物资的,肯定经不住碾压。

为了不影响工程进度,所以道路必须保障到位。

前世的沥青路,秦闲倒是想有,只是这个年代,也没有沥青的。

再用的比较多的,就是水泥了。

但水泥的制造,需要十分高的温度才能烧制而成,秦闲不确定,在这个年代,是否能够达到那样的温度。

如果真能够弄出水泥,那么一切都将变得十分简单了。

不管是修路,还是后面的修建大坝,都将节约不知道多少成本,而且还可能使大坝的使用寿命更长。

并且,水泥这个东西,还能用来修建房子,楚家军那边,也可以用来修建堡垒。

总之,水泥要是被自己弄出来,那绝对是改变这个世界的存在。

“关于道路硬化的事情,就交给我来想办法吧!”

最终,秦闲还是决定试一下,看能否造出水泥来。

水泥的工艺秦闲之前课外书看过,具体配比,自己已经忘了,但只要多实验几次,应该是能够实验出来的。

最主要的问题,还是要解决烧制水泥需要的温度。

这个到时候,就去请教一下工部的那些官员,工部那些官员,长期和相关工程打交道,应该会知道一些方法。

“秦兄要是能够解决这个大问题,那当然是最好了,按照我这脑子,能够想到的,基本也想的差不多了,想要做的再好,就有些为难我了!”

见秦闲把这个大麻烦接过去,王博先也是松了一口气。

不过秦闲既然这么,肯定是想到了办法。

一直以来,王博先就觉得秦闲比自己厉害,自己办不到的事情,秦闲不定真能做到。

一路从新道路驶过,一行人终于来到建造大坝的地方。

眼前这条大河,就是常年洪水泛滥的都江。

都江上游河流比较窄,水流比较湍急。

所以一到下暴雨的时候,河流会突然暴涨,巨大的冲击力,会直接把沿河两岸的农田给冲毁。

要是暴雨连续下几,那么沿河两边,不少城镇都会淹没。

但一般的城镇,又离不开水源,所以建的必须又要离河道近一些。

也正是因为这样,整个蜀州,才连年遭到洪水的侵害。

蜀州每年的洪水灾害也是最多的,武皇一看到蜀州的洪灾折子,每年都会十分头痛。

这也是武皇下定决心,一定要治理蜀州水患的原因,为的就是每年不再头痛。

“工部几位大饶意见,就是在两山之间最窄处,修建一道大坝,把洪水拦在上游,等暴雨之后,在缓慢放水。

这样修建大坝,可以利用两边上山的石头,建造起来比较容易,同时也能节约不少成本!

如今,工部的几位大人,就是以此在设计图纸!”

王博先也是指着远处的河流,以及河流两边的山峦,给秦闲讲解工部几位大饶设计思路。

“简直是胡闹,不是让他们按照我的方法设计吗?谁叫他们自己做主设计的!”

听到工部官员,居然甩开了自己的方法,重新勘察另外设计了大坝,秦闲立马就生气了。

自己离开的时候,明明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设计图纸了,谁让他们自己随便改地方的。

见秦闲发怒,王博先也是蒙了,他还是第一次见秦闲发怒,一般情况下,秦闲的脾气还是很好的。

这次突然发这么大脾气,看来是工部那些官员,确实把他惹毛了。

王博先也是连忙解释道:“秦兄你也不要生气,工部那些官员也都是好心,他们觉得你选的河道太宽阔,施工难度比较大,最主要的是,咱们手上的成本有限,所以他们才提出了一个节约成本的办法,他们的心是好的,可能也是他们没理解侵秦兄你的意思!”

王博先这么一解释,秦闲暴怒的心稍微平静下来了一些,然后转头对王博先道:“王兄,我生气的原因,不是他们态度问题,而是他们擅作主张。

在夔门出口处建造大坝,他们能够想到,自然我也是能够想到的。

但是他们也不想想,我为啥不在那边建造大坝。

既然这次是我负责,那么一切,都按照我设计的来。

你回去告诉他们,仅此一次,如果有下次,就让他们回帝都吧,都江县不需要他们!”

那些工部官员仗着自己有资历,觉得秦闲应该听他们的,所以他们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办。

殊不知,他们的想法,在秦闲看来就是一个笑话。

所以这次,秦闲看在他们初犯,就饶过了他们这次,要是下次还这样,那么他们就不用在这混了,自己绝对到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