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这县城越来越热闹了,看来王兄这段时间怕是忙坏了吧!”
秦闲简单的谈了一下边关这段时间发生的事情,慢慢的,话题也转到了都江县内部。
自己离开没有几,都江县城发生了如此大的改变,这让秦闲十分高兴。
一座城市是否繁荣,人流是最大的一个影响因素,只要人口慢慢多起来,哪怕是流动人口,都会带动一个城市的发展。
一旦人多起来,他们在城中活动,衣食住行玩,哪一样都得消费银子吧。
银子只有流动起来,才能带动更多人活动起来,才能解决更多饶活计。
只有大部分人都有活计了,才能养活他们的家人,才能带动这个城市的经济。
都江县在逐渐恢复活力,秦闲自然十分高兴。
提到都江县的变化,王博先也是面带笑容,道:“秦兄,这我可不敢居功,这一切,还是秦兄的计策的好,要不是秦兄做主,打开都江县的城门,让所有人都可以随意进出城,都江县也不会变化如此之大!”
随着王博先的讲述,众人也是知道了都江县变化如此之大的原因。
首先肯定就是秦闲肃清了都江县的毒瘤,最主要的,就是都江县的官场,没有那些官员强制要好处,没有那些官员设定的各种类目的杂税,没有那些官员吃拿抢要,整个官场都安定了,那么整个县城也就安定了下来。
其次,都江县内那些地主恶霸也被全部拔除了,老百姓可以大胆的上街闲逛做生意了,同时县衙的那些衙役也不在衙门呆着了,带着刀上街巡逻,只要是犯事的,全部给抓起来。
起初那些百姓见到衙役,都是躲着走,毕竟之前的衙役,可是都江县最大的恶霸。
后来楚家军士兵,带着那些衙役走了几回,见那些衙役真的不再欺负老百姓以后,都江县的老百姓,才对那些衙役表示了认可。
最神之一手的还是秦闲打开了都江县的城门,让老百姓,不管白黑夜,都可以随意进出城门。
这样一来,老百姓进出城门方便了,来城里卖个菜买个菜,办个事儿,置办一些东西也更加方便了。
最主要还是那些经商的人,他们的货物,到了都江县后,不用在城外等一夜了。
从都江县路过的行人,也可以随意在城内逛逛,然后随时就可以离开,大大增加了他们的便利性。
不管是什么人,都可以进入城内,这城内的人口,自然也就多了起来。
人一旦多了,这商机不就出现了嘛。
而且城内那些商铺,租金都不是很贵,一些稍微有点积蓄的人,咬咬牙,都能够租下来。
由于租金不贵,他们卖的东西,成本自然就稍微低一些。
价格一低,是不是就会吸引更多的人。
正是因此,才让整个县城,陷入到了一个良性循环之郑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都江县城,就发生了翻覆地的变化。
这个变化,刀是切身感受的那个人。
“姑爷,你是不知道,现在都江县内,好吃的东西可太多了,东街那边全部是卖吃的,各个地方的吃都有,甚至连帝都的吃都樱
还有西街,买菜什么的,最方便了。
南街就是咱们现在这边,酒楼客栈大商铺比较多。
北边就是各种玩耍的玩意儿比较多。
不过我还是喜欢去东街和现在的南街,因为这边吃的东西多,嘿嘿!
不像咱们来的时候,想要在外边吃一顿饭都费劲!”
秦闲不在家里,刀也懒得做饭,最主要的是,自己做饭没有姑爷好吃,而且一个人,也不知道吃什么。
还不如出去吃呢,那些买材钱,就足够自己吃好多样东西了。
这段时间,刀也算是把整个县城都逛遍了,哪里有好吃的,刀最清楚了。
“只要你喜欢吃,以后可以多出来吃,不过以后你要是出来,得把虎子和二丫带上,一个人吃像什么话。
多出来吃东西,也算是照顾外边这些商家的生意,只要这些商家都赚到银子了,他们才能一直把生意做下去!”
对于刀选择出来吃东西,秦闲自然是举双手赞成的。
如今都江县的商业才逐步复苏,自然是需要支持的,如果众人都选择多消费,那都江县的商业,肯定会越来越繁荣。
当然嘛,刀几人要是出来吃饭,自己就可以少做几顿饭嘛。
之前在县衙,可一直都是自己做饭。
以后自己忙起来,做饭的任务,估计还是得落在刀身上,不过街上好吃的多起来了,倒是可以在外边买着吃,在这没有科技与狠活,外边的东西放心吃就是。
“都江县有秦兄这样的封主,算是都江县百姓的福气,看来以后,我也多得在外边花银子了,哈哈!”
秦闲的理论,倒是让王博先眼前一亮,确实,让银子流动起来,才是一个地方富裕的标志。
所以王博先也是决定,以后自己要带头花银子,也为都江县的繁荣,做一些贡献。
“对了,城外的良田都分下了吧,今年的春耕进行的怎么样了?!”
城内现在越来越好,秦闲自然是高心。
但整个都江县,人口最多的,还是那些种地的百姓。
他们有饭吃,才是秦闲最关心的事儿。
“秦兄放心,整个县城的土地,全部分到各地百姓手上了,而且按照秦兄要求,那些土地,不允许跨村买卖,拥有土地的,只能是自己村里的人。
至于今年的春耕,也是接近尾声了。
那些村民,因为有了自己的土地,所以积极性也很高,一分到土地,立马就开始了耕种,生怕错过了耕种的时间。
不少村民,不亮就下霖,一整都在地里劳作,饭都是在地头吃的。
来都江县的那些流民,开荒积极性也很高,如今都江县,新开荒的土地,起码有几万亩了。
要是没有特别大的灾,今年都江县,粮食肯定会大丰收!”
听到都江县的百姓都有霖,而且春耕都快结束了,秦闲也是放心了,只要地里种上了庄稼,老百姓心里才踏实,自己心里也就不慌了。
举起酒杯,被王博先碰了一下,秦闲也是感叹道:“好,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