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不告诉我,我自有办法去查。”
见谢枕弦得笃定,萧月茹就知道谢枕弦或许不是骗她的。
萧月茹慢慢蹲了下去,这一次的失败,十九部肯定不会贸然跟启对上。
但是启要出兵,的确是那个建贞帝的脾气。
她脑子里想了不少事情。
“马上要换新君,你们还敢这么做?”
也不怕劳民伤财吗?
谢枕弦倒是耐心回答她:“皇上了,一切从简,以这件事为主。”
萧月茹忍不住在心里骂了一句,先前有人过这件事,但建贞帝一直犹豫。
“你们启人真校”
建贞帝等到现在动手,的确无可厚非,启的情况萧月茹还是了解一些的。
邬新杰那个废物果然还是不校
谢枕弦见萧月茹不愿意,心里有些失望,但还是转身离开。
萧月茹看着谢枕弦的背影,谢枕弦不为所动,什么也没用了。
陈意浓跟在谢枕弦身后。
“别担心,会有办法的。”
陈意浓的声音有些虚无缥缈,谢枕弦回头看她。
“我也会想办法的。”
现在谢枕弦有了自己的人,他也叫人四处去寻找这个毒的下落,现在知道是来自十九部,查起来就容易了。
汤樾等着谢枕弦出来,看谢枕弦神色如常,他还是问了一句。
“那人了什么?”
谢枕弦如实转告。
“她不老实,还想用解药蛊惑我,我不想搭理她,所以就出来了。”
汤樾知道谢枕弦这样做是对的,但是对于谢枕弦的身体,他还是觉得可惜。
如果萧月茹愿意交代,谢枕弦的身体还能早点痊愈。
现在这样折腾下去,只怕是谢枕弦的那点根基,都会被荼毒掉。
“不必为我担心,现在知道这毒来自哪里,给我一些时间,我自己也能查到,更别皇上和储君也都在帮我。”
汤樾闻言这才放心一些。
“对了,还有一件事,你在青阳县时认识的人,张柏松张县令马上要到宣京了,他是储君调回来的。”
听到熟悉的名字,谢枕弦才来了些精神。
“张县令来宣京,以他的能力,应该可以谋得一个好差事。”
而且张柏松的性格和汤樾还有些相似,两个都是公正严明的好官,到了宣京来,张柏松的确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陈意浓听到张柏松名字,也暂时不去想别的事情。
“如果张大人来,那也是好事,现在朝中有几个位置空缺,此时他正好到了宣京,正好上任。”
这样看来,安阳这件事还真是凑巧了。
现在空缺的位置各自有了人选,就是不知道会让张柏松到哪里去了。
谢枕弦想了一下,打算进宫去问一问,也是打算汇报一下情况。
回到皇宫,谢枕弦先碰见了安阳。
“张柏松的事情你该知道了吧?”
谢枕弦点零头。
安阳有些感慨,张柏松是她四年前送到谢枕弦那边的,如今也要回来了。
在青阳县的那些年,还真是发生了不少事情。
“你们也算是旧相识,过两日他来,应该有不少话要,我和皇兄有些事情想告诉你,你过来吧。”
安阳领着谢枕弦进去。
谢枕弦才见了萧月茹,眼下又回来。
他知道建贞帝想打听什么,所以自己主动了出来。
“萧月茹没有透露给我别的信息,就只了这些。”
建贞帝对此并不意外。
“不必理会她,张柏松的事情,朕的确有安排,另外就是汤樾的事情。”
谢枕弦疑惑,汤樾的事情,合该把汤樾给叫来的。
“只是提前让你知道一下,当初不少人觉得朕会让你做尚书右仆射,不过朕倒不是这么想的。”
建贞帝从一开始,就打算让汤樾做尚书右仆射,谢枕弦接手大理寺卿。
谢枕弦似乎懂了建贞帝的意思。
“臣上任不到半年就做大理寺卿,是不是有些太过仓促?”
他觉得肯定有不少人持反对意见,但若以他顺兴王的身份,想做什么都可以。
但他到底经验太少了,四年前为官也没有太长的时间。
在这方面,谢枕弦自己也承认,实在是经验不足。
“时间还长,况且把张柏松调回来,就是为了这个。”
安阳接过话茬,出了建贞帝的打算。
这件事情其实早就商量好聊。
既然他们这么,谢枕弦也就起贾承平。
“贾大人别的方面都还不错,只是在有些地方,会被自己的判断所干扰,还是得跟他好好。”
当初因为要把那孩子记在陈紫韵名下,他跟贾承平闹得不算愉快。
所以现在谢枕弦也要做出补救。
听到谢枕弦的话,几人觉得也有道理。
“这件事交给我吧。”安阳主动开口。
对于贾承平,安阳还算有些了解。
听着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建贞帝露出满意的神情。
他有些艰难地开口:“日后你们一定要互相信任,不要像朕一样,心有疑虑。”
建贞帝出这番话,也是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谢枕弦的心情比之前要稍微好了一些。
他拉着谢枕弦的手。
“日后给你父亲上香时,记得替朕也上一炷。”
建贞帝像是没了什么力气,他松开手,呼吸声也放轻了。
安阳看着他这个样子,连忙把外面的太医叫了进来。
谢枕弦待在一旁,建贞帝撑了这么多,安排好一切事情,终究还是撑不住了。
那个毒侵蚀了他的身体,萧月茹下手狠毒,根本不给建贞帝活路。
谢枕弦看着建贞帝一点一点失去生命,心里蔓延出苦涩。
从前建贞帝对他是极好的,那时真是谢枕弦最快乐的时光。
他跟着父亲可以自如出入皇宫,建贞帝也特许他,有事情可以随时来皇宫找建贞帝。
直到谢家出事,谢枕弦再见到建贞帝时,建贞帝满眼失望,后来更是不愿意见他。
谢枕弦求见无门,被流放千里。
耳边传出安阳压抑的哭声,这位帝王,还是薨了。
宣京城内满城缟素。
建贞帝替安阳料理了所有事情,将整理好的启交在了她手上。
汤樾拿出两道诏书,一道立储,一道立君。
如今安阳名正言顺,登基为帝。